“姓氏”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免費姓名學詞,但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明顯的區別。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代表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系。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媯,嬴等,代表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識血緣關系的結果,這只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有可能。

因此,當我們讀到“黃帝軒轅氏,姬姓”以 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時,可以明白,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原分屬兩個按母系血緣關系組織起來的部落或部落聯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們又分別擁有代表自己父權家長制首領的氏稱:列山,軒轅。姓和氏有嚴格區別又同時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權制已讓位於父權制,但母系社會的影響還存在,這種影響一直到春秋戰國以後才逐漸消亡。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的一個書生所編撰的蒙學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便與誦讀和記憶,因此,流傳至今,影響極深。《百家姓》本來收集四百一十一個經增補到五百零四個姓,其中單姓四百四十四個,復姓六十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ghfwdfd2 的頭像
    fghfwdfd2

    聲寶歌林服務站

    fghfwdfd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